了凡先生就把这位孔先生带到家里了,而且报告他的母亲,他的母亲对了凡先生讲:“要好好对待这位老人家”,然后他母亲很有智慧,这个孔先生不是懂得预测吗?就让他算一些事情,结果孔先生大事小事都算得很准。既然算得这么准,他算了了凡先生是一个做官的人,所以袁了凡就起了读书的念头,他起了这个念头之后,他就去跟他的表兄沈称去商量。这个沈称我们也给大家介绍一下,沈称是袁了凡姑家的二表兄,就是他们家旁边的沈家的邻居,他们两家本来是不和的,后来袁了凡先生父母以德报怨,他们大力资助处于困境中的沈家。后来袁了凡的姑姑又嫁给了沈家已经成为孤儿的沈新松,所以两家由冤家变成了亲家,沈新松生了儿子沈科和沈称,也就是了凡先生的两个表哥。沈科在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,后来担任过工部营缮司的主事,后来还提拔成为临江府的知府、江赣兵备的副使,做官非常清廉、恤民,在官场上很有名声。沈科的儿子叫作沈道元,也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。沈称,是了凡先生的二表哥,和他年纪差不多,他们家又是邻居、又是亲戚,两个人关系很好,但是沈称仕途非常坎坷,参加十次科举考试都没考中,但是非常的孝顺。后来沈科退休回乡,兄弟俩关系非常好。这是讲到了凡先生起了读书的念头,就跟他的表兄商量。他的表兄就跟他讲:“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,我送汝寄学甚便。”就是说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里开了一个学馆,我送你去那里去读书,非常的方便。
“余遂礼郁为师。”于是,了凡先生就礼拜郁海谷为老师。这里我们也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郁海谷和沈友夫。郁海谷是郁氏,这个家族也是魏塘的一个望族,再加上魏塘镇卖鱼桥原来有一个北郁街,袁家和郁家两家也是世代交好。郁海谷,根据《郁氏家乘》记载应该叫作郁钦。沈友夫也是沈氏,他这个家族是嘉善本土的第一大姓,沈友夫家也在魏塘镇,应该是一个大户人家,大户人家才能请得起私塾老师。然后因为郁海谷、沈友夫家和袁家也是有一些往来,世代交好,所以他表兄就把他送到这里去读书了,了凡先生因此就开始学习。
------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。